初中数学题目(初中数学题库网站)
今天介绍一下初中数学题目的文章,内容如下:
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
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
选择题
(1)有写着数字2、5、8的卡片各10张,现在从中任意抽出7张,这7张卡片的和可能等于(禅稿悉 )。
A、21 B、25 C、29 D、58
答案:C
(2)某开发商按照分期付款的形式售房。张明家购买了一套,现价为12万元的新房,购房时需首付(第一年)款3万元,从第二年起,以后每年应付房款5000元,与上一年剩余欠款的利息之和。已知剩余欠款的年利率为0.4%,第( )年张明家需要交房款5200元。
A、7 B、8 C、9 D、10
答案D
(3)若干名战士排贺乎成8列长方形的队列,若增加120人或减少120人都能组成一个新的正方形队列,那么,原有战士( )人。
A、904 B、136 C、240 D、360
解:A、B
此题反推一下即可。所以选择A、B
(4)一个三位数,它的反序数也是一个三位数,用这个三位数减去它的反序数得到的差不为0,而且是4的倍数。那么,这样的三位数有( )个。
A、2 B、30 C、60 D、50
答案:D
这个三位数与它的反序数除以四的余数应该相等,
不妨设这个三位数是ABC,则它的反序数为CBA。于是有ABC-CBA=4的倍数,即100A+10B+C-(100C+10B+C)=4的倍数,整理得99(A-C)=4的倍数,即可知A-C是4的倍数即可,但是不能使这两个三位数的差为0,所以分别有5,1;6,2;7,3;8,4;9,5四组。每组中分别有10个,那么共有50个。
(5)有若干条长短、粗细相同的绳子,如果从一端点火,每根绳子都正好8分钟燃尽。现在用这些绳子计量时间,比如:在一根绳子的两端同时点火,绳子4分钟燃尽;在一根绳子的一端点火,燃尽的同时点第二根绳子的一端,两根绳子燃尽可计时16分钟。
规则:①计量一个时间ZUI多只能使用3条绳子。
②只能在绳子的端部点火。
③可以同时在几个端部点火。
④点着的火中途不灭。
⑤不许剪断绳子,或将绳子折起。
根据上面的5条规则下列时间能够计量的有( )。
A、6分钟 B、7分钟 C、9分钟
D、10分钟 E、11分钟、 F、12分钟
答案:A,B,C,D,F。只有11分钟计量不出来。
通过上面对数学选择题试题的知识练习学习,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题目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,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解答题)
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习知识学习,下面的题目需要同学们认真完成哦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解答题)
解答题
9.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:
①a2+10a+25 ②m2-12mn+36n2
③xy3-2x2y2+x3y ④(x2+4y2)2-16x2y2
10.已知x=-19,y=12,求代数式4x2+12xy+9y2的值.
11.已知│x-y+1│与x2+8x+16互为相反数,求x2+2xy+y2的值.
答案:
9.①(a+5)2;②(m-6n)2;③xy(x-y)2;④(x+2y)2(x-2y)2
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的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,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填空题)
同学们对因式分解的内容还熟悉吧,下面需要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填空题)
填空敬宏题
5.已知9x2-6xy+k是完全平方式,则k的值是________.
6.9a2+(________)+25b2=(3a-5b)2
7.-4x2+4xy+(_______)=-(_______).
8.已知a2+14a+49=25,则a的值是_________.
答案:
5.y2 6.-30ab 7.-y2;2x-y 8.-2或-12
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的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,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选择题)
同学们认真学习,下面是老师提供的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学习哦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选择题)
选择题
1.已知y2+my+16是完全平方式,则m的值是( )
A.8 B.4 C.±8 D.±4
2.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( )
A.x2-6x-9 B.a2-16a+32 C.x2-2xy+4y2 D.4a2-4a+1
3.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( )
A.1+4x2=(1+2x)2 B.6a-9-a2=-(a-3)2
C.1+4m-4m2=(1-2m)2 D.x2+xy+y2=(x+y)2
4.把x4-2x2y2+y4分解因式,结果是( )
A.(x-y)4 B.(x2-y2)4 C.[(x+y)(x-y)]2 D.(x+y)2(x-y)2
答案:
1.C 2.D 3.B 4.D
以上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选择题)的知识练习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,希望同学们很好的考试哦。
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(填空题)
下面是对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中填空题的练习,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。
填空题(每小题4分,共28分)
7.(4分)(1)当x _________ 时,(x﹣4)0=1;(2)(2/3)2002×(1.5)2003÷(﹣1)2004= _________
8.(4分)分解因式:a2﹣1+b2﹣2ab= _________ .
9.(4分)(2004万州区)如图,要给这个长、宽、高分别为x、y、z的箱子打包,其打包方式如图所示,则打包带的长至少要 _________ .(单位:mm)(用含x、y、z的代数式表示)
10.(4分)(2004郑州)如果(2a+2b+1)(2a+2b﹣1)=63,那么a+b的值为 _________ .
11.(4分)(2002长沙)如图为杨辉三角表,它可以帮助我们按规律写出(a+b)n(其中n为正整数)展开式的系数,请仔细观察表中规律,填出(a+b)4的展开式中所缺的系数.
(a+b)1=a+b;
(a+b)2=a2+2ab+b2;
(a+b)3=a3+3a2b+3ab2+b3;
(a+b)4=a4+ _________ a3b+ _________ a2b2+ _________ ab3+b4.
12.(4分)(2004荆门)某些植物发芽有这样一种规律:当年所发新芽第二年不发芽,老芽在以后每年都发芽.发芽规律见下表(设第一年前的新芽数为a)
第n年12345…
老芽率aa2a3a5a…
新芽率0aa2a3a…
总芽率a2a3a5a8a…
照这样下去,第8年老芽数与总芽数的比值为 _________ (精确到0.001).
13.(4分)若a的值使得x2+4x+a=(x+2)2﹣1成立,则a的值为 _________ .
答案:
7.
考点:零指数幂;有理数的乘方。1923992
专题:计算题。
分析:(1)根据零指数的意义可知x﹣4≠0,即x≠4;
(2)根据乘方运算法则和有理数运算顺序计算即可.
解答:解:(1)根据零指数的意义可知x﹣4≠0,
即x≠4;
(2)(2/3)2002×(1.5)2003÷(﹣1)2004=(2/3×3/2)2002×1.5÷1=1.5.
点评: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:零指数幂,负指数幂和平方的运算,负指数为正指数的倒数,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.
8.
考点:因式分解-分组分解法。1923992
分析:当被分解的式子是四项时,应考虑运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分解.本题中a2+b2﹣2ab正好符合完全平方公式,应考虑为一组.
解答:解:a2﹣1+b2﹣2ab
=(a2+b2﹣2ab)﹣1
=(a﹣b)2﹣1
=(a﹣b+1)(a﹣b﹣1).
故答案为:(a﹣b+1)(a﹣b﹣1).
点评:此题考查了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.难点是采用两两分组还是三一分组,要考虑分组后还能进行下一步分解.
9.
考点:列代数式。1923992
分析:主要考查读图,利用图中的信息得出包带的长分成3个部分:包带等于长的有2段,用2x表示,包带等于宽有4段,表示为4y,包带等于高的有6段,表示为6z,所以总长时这三部分的和.
解答:解:包带等于长的有2x,包带等于宽的有4y,包带等于高的有6z,所以总长为2x+4y+6z.
点评: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,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.
10.
考点:平方差公式。1923992
分析:将2a+2b看做整体,用平方差公式解答,求出2a+2b的值,进一步求出(a+b)的值.
解答:解:∵(2a+2b+1)(2a+2b﹣1)=63,
(2a+2b)2﹣12=63,
(2a+2b)2=64,
2a+2b=±8,
两边同时除以2得,a+b=±4.
点评: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,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,需要同学们细心解答,把(2a+2b)看作一个整体.
11
考点:完全平方公式。1923992
专题:规律型。
分析:观察本题的`规律,下一行的数据是上一行相邻两个数的和,根据规律填入即可.
解答:解:(a+b)4=a4+4a3b+6a2b2+4ab3+b4.
点评:在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前提下,更深层次地对杨辉三角进行了了解.
12
考点:规律型:数字的变化类。1923992
专题:图表型 。
分析: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发现:老芽数总是前面两个数的和,新芽数是对应的前一年的老芽数,总芽数等于对应的新芽数和老芽数的和.根据这一规律计算出第8年的老芽数是21a,新芽数是13a,总芽数是34a,则比值为
21/34≈0.618.
解答:解:由表可知:老芽数总是前面两个数的和,新芽数是对应的前一年的老芽数,总芽数等于对应的新芽数和老芽数的和,
所以第8年的老芽数是21a,新芽数是13a,总芽数是34a,
则比值为21/34≈0.618.
点评: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新芽数和老芽数的规律,然后进行求解.本题的关键规律为:老芽数总是前面两个数的和,新芽数是对应的前一年的老芽数,总芽数等于对应的新芽数和老芽数的和.
13.
考点:整式的混合运算。1923992
分析: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等式右边,再根据常数项相等列出等式,求解即可.
解答:解:∵(x+2)2﹣1=x2+4x+4﹣1,
a=4﹣1,
解得a=3.
故本题答案为:3.
点评: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,熟记公式,根据常数项相等列式是解题的关键.
以上对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的练习学习,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,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参考,迎接考试工作。
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(选择题)
下面是对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中选择题的练习,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。
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
选择题(每小题4分,共24分)
1.(4分)下列计算正确的是( )
A.a2+b3=2a5B.a4÷a=a4C.a2a3=a6D.(﹣a2)3=﹣a6
2.(4分)(x﹣a)(x2+ax+a2)的计算结果是( )
A.x3+2ax+a3B.x3﹣a3C.x3+2a2x+a3D.x2+2ax2+a3
3.(4分)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检测中的计算摘录:
①3x3(﹣2x2)=﹣6x5 ②4a3b÷(﹣2a2b)=﹣2a ③(a3)2=a5④(﹣a)3÷(﹣a)=﹣a2
其中正确的个数有( )
A.1个B.2个C.3个D.4个
4.(4分)若x2是一个正整数的平方,则它后面一个整数的平方应当是( )
A.x2+1B.x+1C.x2+2x+1D.x2﹣2x+1
5.(4分)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( )
A.x3﹣x=x(x2﹣1)B.m2+m﹣6=(m+3)(m﹣2)C.(a+4)(a﹣4)=a2﹣16D.x2+y2=(x+y)(x﹣y)
6.(4分)(2003常州)如图:矩形花园ABCD中,AB=a,AD=b,花园中建有一条矩形道路LMPQ及一条平行四边形道路RSTK.若LM=RS=c,则花园中可绿化部分的面积为( )
A.bc﹣ab+ac+b2B.a2+ab+bc﹣acC.ab﹣bc﹣ac+c2D.b2﹣bc+a2﹣ab
答案:
1,考点:同底数幂的除法;合并同类项;同底数幂的乘法;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。1923992
分析:根据同底数相除,底数不变指数相减;同底数幂相乘,底数不变指数相加;幂的乘方,底数不变指数相乘,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.
解答:解:A、a2与b3不是同类项,不能合并,故本选项错误;
B、应为a4÷a=a3,故本选项错误;
C、应为a3a2=a5,故本选项错误;
D、(﹣a2)3=﹣a6,正确.
故选D.
点评: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,同底数幂的除法,同底数幂的乘法,幂的乘方的性质,熟练掌握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.
2.
考点:多项式乘多项式。1923992
分析: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,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,再把所得的积相加,计算即可.
解答:解:(x﹣a)(x2+ax+a2),
=x3+ax2+a2x﹣ax2﹣a2x﹣a3,
=x3﹣a3.
故选B.
点评: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,合并同类项时要注意项中的指数及字母是否相同.
3.
考点:单项式乘单项式;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;同底数幂的除法;整式的除法。1923992
分析: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,单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,幂的乘方的性质,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性质,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.
解答:解:①3x3(﹣2x2)=﹣6x5,正确;
②4a3b÷(﹣2a2b)=﹣2a,正确;
③应为(a3)2=a6,故本选项错误;
④应为(﹣a)3÷(﹣a)=(﹣a)2=a2,故本选项错误.
所以①②两项正确.
故选B.
点评: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,单项式除单项式,幂的乘方,同底数幂的除法,注意掌握各运算法则.
4
考点:完全平方公式。1923992
专题:计算题。
分析:首先找到它后面那个整数x+1,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解答.
解答:解:x2是一个正整数的平方,它后面一个整数是x+1,
它后面一个整数的平方是:(x+1)2=x2+2x+1.
故选C.
点评: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,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.完全平方公式:(a±b)2=a2±2ab+b2.
5,
考点:因式分解-十字相乘法等;因式分解的意义。1923992
分析: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,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,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单项式因式分解,注意分解的结果要正确.
解答:解:A、x3﹣x=x(x2﹣1)=x(x+1)(x﹣1),分解不彻底,故本选项错误;
B、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m2+m﹣6=(m+3)(m﹣2),正确;
C、是整式的乘法,不是分解因式,故本选项错误;
D、没有平方和的公式,x2+y2不能分解因式,故本选项错误.
故选B.
点评: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定义,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,注意:(1)因式分解的是多项式,分解的结果是积的形式.(2)因式分解一定要彻底,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.
6
考点:因式分解-十字相乘法等;因式分解的意义。1923992
分析: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,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,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单项式因式分解,注意分解的结果要正确.
解答:解:A、x3﹣x=x(x2﹣1)=x(x+1)(x﹣1),分解不彻底,故本选项错误;
B、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m2+m﹣6=(m+3)(m﹣2),正确;
C、是整式的乘法,不是分解因式,故本选项错误;
D、没有平方和的公式,x2+y2不能分解因式,故本选项错误.
故选B.
点评: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定义,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,注意:(1)因式分解的是多项式,分解的结果是积的形式.(2)因式分解一定要彻底,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.
6.
考点:列代数式。1923992
专题:应用题。
分析:可绿化部分的面积为=S长方形ABCD﹣S矩形LMPQ﹣S?RSTK+S重合部分.
解答:解:∵长方形的面积为ab,矩形道路LMPQ面积为bc,平行四边形道路RSTK面积为ac,矩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合部分面积为c2.
可绿化部分的面积为ab﹣bc﹣ac+c2.
故选C.
点评:此题要注意的是路面重合的部分是面积为c2的平行四边形.
用字母表示数时,要注意写法:
①在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,通常简写做“”或者省略不写,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“×”号;
②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,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;
③数字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;
④带分数的要写成假分数的形式.
以上对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的练习学习,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,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参考,迎接考试工
初中数学试题总汇
解答题
1.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:
①a2+10a+25 ②m2-12mn+36n2
③xy3-2x2y2+x3y ④(x2+4y2)2-16x2y2
10.已知x=-19,y=12,求代数式4x2+12xy+9y2的值.
11.已知│x-y+1│与x2+8x+16互为相反数,求x2+2xy+y2的值.
答案:
1.①(a+5)2;②(m-6n)2;③xy(x-y)2;④(x+2y)2(x-2y)2
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的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,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填空题)
同学们对因式分解的内容还熟悉吧,下面需要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。
填空题
2.已知9x2-6xy+k是完全平方式,则k的值是________.
3.9a2+(________)+25b2=(3a-5b)2
4.-4x2+4xy+(_______)=-(_______).
5.已知a2+14a+49=25,则a的值是_________.
答案:
2.y23.-30ab 4.-y2;2x-y 5.-2或-12
选择题
6.已知y2+my+16是完全平方式,则m的值是( )
A.8 B.4 C.±8 D.±4
7.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( )
A.x2-6x-9 B.a2-16a+32 C.x2-2xy+4y2 D.4a2-4a+1
8.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( )
A.1+4x2=(1+2x)2 B.6a-9-a2=-(a-3)2
C.1+4m-4m2=(1-2m)2 D.x2+xy+y2=(x+y)2
9.把x4-2x2y2+y4分解因式,结果是( )
A.(x-y)4 B.(x2-y2)4 C.[(x+y)(x-y)]2 D.(x+y)2(x-y)2
答案:
6.C 7.D8.B9.D
初中数学试题精选之圆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解答题)
解答题
9.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:
①a2+10a+25 ②m2-12mn+36n2
③xy3-2x2y2+x3y ④(x2+4y2)2-16x2y2
10.已知x=-19,y=12,求代数式4x2+12xy+9y2的值.
11.已知│x-y+1│与x2+8x+16互为相反数,求x2+2xy+y2的值.
答案:
9.①(a+5)2;②(m-6n)2;③xy(x-y)2;④(x+2y)2(x-2y)2
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的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,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填空题)
同学们对因式分解的内容还熟悉吧,下面需要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填空题)
填空题
5.已知9x2-6xy+k是完全平方式,则k的值是________.
6.9a2+(________)+25b2=(3a-5b)2
7.-4x2+4xy+(_______)=-(_______).
8.已知a2+14a+49=25,则a的值是_________.
答案:
5.y2 6.-30ab 7.-y2;2x-y 8.-2或-12
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的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,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选择题)
同学们认真学习,下面是老师提供的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学习哦。
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选择题)
选择题
1.已知y2+my+16是完全平方式,则m的值是( )
A.8 B.4 C.±8 D.±4
2.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( )
A.x2-6x-9 B.a2-16a+32 C.x2-2xy+4y2 D.4a2-4a+1
3.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( )
A.1+4x2=(1+2x)2 B.6a-9-a2=-(a-3)2
C.1+4m-4m2=(1-2m)2 D.x2+xy+y2=(x+y)2
4.把x4-2x2y2+y4分解因式,结果是( )
A.(x-y)4 B.(x2-y2)4 C.[(x+y)(x-y)]2 D.(x+y)2(x-y)2
答案:
1.C 2.D 3.B 4.D
以上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(选择题)的知识练习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,希望同学们很好的考试哦。
初中数学找规律的题怎么做````具体方法!~~
一、基本方法——看增幅
(一)如增幅相等(此实为等差数列):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,如增幅相等,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:a+(n-1)b,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,b为增幅,(n-1)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。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+(n-1)b。
例:4、10、16、22、28……,求第n位数。
分析:第二位数起,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,增幅相都是6,所以,第n位数是:4+(n-1)×6=6n-2
(二)如增幅不相等,但是,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(即增幅的增幅相等,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)。如增幅分别为3、5、7、9,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。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。
基本思路是:1、求出数列的第n-1位到第n位的增幅;
2、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;
3、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。
举例说明:2、5、10、17……,求第n位数。
分析:数列的增幅分别为:3、5、7,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。那么,数列的第n-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:3+2×(n-2)=2n-1,总增幅为:
〔3+(2n-1)〕×(n-1)÷2=(n+1)×(n-1)=n2-1
所以,第n位数是:2+n2-1=n2+1
此解法虽然较烦,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,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,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,方法就简单的多了。
(三)增幅不相等,但是,增幅同比增加,即增幅为等比数列,如:2、3、5、9,17增幅为1、2、4、8.
(三)增幅不相等,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(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)。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,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,但是,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,如用分析观察法,也有一些技巧。
二、基本技巧
(一)标出序列号:找规律的题目,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,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。找出的宽樱规律,通常包序列号。所以,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,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。
例如,观察下列各式数:0,3,8,15,24,……。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。
解答这一题,可以先找一般规律,然后使用这个规律,计算出手巧如第100个数。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:
给出的数:0,3,8,15,24,……。
序列号:1,2,3,4,5,……。
容易发现,已知数的每一项,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。因此,第n项是n2-1,第100项是1002-1。
(二)公因式法:每位数分成ZUI小公因式相乘,然后再找规律,看是不是与n2、n3,或2n、3n,或2n、3n有关。
例如:1,9,25,49,(),(),的第n为(2n-1)2(三)看例题:
A:2、9、28、65.....增幅是7、19、37....,增幅的增幅是12、18答案与3有关且............即:n3+1
B:2、4、8、16.......增幅是2、4、8.......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:2n
(四)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,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,然后用(一)、(二)、(毕启三)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。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,恢复到原来。
例:2、5、10、17、26……,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:
0、3、8、15、24……,
序列号:1、2、3、4、5
分析观察可得,新数列的第n项为:n2-1,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:(n2-1)+2=n2+1
(五)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,或乘以,或除以第一位数,成为新数列,然后,在再找出规律,并恢复到原来。
例:4,16,36,64,?,144,196,…?(第一百个数)
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:1、4、9、16…,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。
(六)同技巧(四)、(五)一样,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、或减、或乘、或除同一数(一般为1、2、3)。当然,同时加、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,同时乘、或除的不太常见。
(七)观察一下,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,再分别找规律。
三、基本步骤
1、先看增幅是否相等,如相等,用基本方法(一)解题。
2、如不相等,综合运用技巧(一)、(二)、(三)找规律
3、如不行,就运用技巧(四)、(五)、(六),变换成新数列,然后运用技巧(一)、(二)、(三)找出新数列的规律
4、ZUI后,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,则用用基本方法(二)解题
参考:
关于初中数学的题目
希望 对你 有帮助
希望采纳 12999 题谷
(2012重庆市12分)已知:如图,在直角梯形ABCD中,AD∥BC,∠B=90°,AD=2,碧答桥BC=6,AB=3.E为BC边上一点,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,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.
(1)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,求BE的长;
(2)将(1)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,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′EFG,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.设平移的距离为t,正方形B′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,连接B′D,B′M,DM,是否存在这样的t,使△B′DM是直角三角形?若存在,求出t的值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;
(3)在(2)问的平移过程中,设正方形B′EFG与△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,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.
【答案】解:(1)如图①,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,
则BE=FG=BG=x。
∵AB=3,BC=6,∴AG=AB﹣BG=3﹣x。
∵GF∥BE,∴△AGF∽△ABC。
∴ ,即 。
解得:x=2,即BE=2。
(2)存在满足条件的t,理由如下:
如图②,过点D作DH⊥BC于H,
则BH=AD=2,DH=AB=3,
由题意得:BB′=HE=t,HB′=|t﹣2|,EC=4﹣t,
∵EF∥AB,∴△MEC∽△ABC。
∴ ,即 。∴ME=2﹣ t。
在Rt△B′ME中,B′M2=ME2+B′E2=22+(2﹣ t)2= t2﹣2t+8。
在Rt△DHB′中,B′D2=DH2+B′H2=32+(t﹣2)2=t2﹣4t+13。
过点M作MN⊥DH于N,则MN=HE=t,NH=ME=2﹣ t,
∴DN=DH﹣NH=3﹣(2﹣ t)= t+1。
在Rt△DMN中,DM2=DN2+MN2=( t+1)2+ t 2= t2+t+1。
(Ⅰ)若∠DB′M=90°,则DM2=B′M2+B′D2,
即 t2+t+1=( t2﹣2t+8)+(t2﹣4t+13),解得:t= 。
(Ⅱ)若∠B′MD=90°,则B′D2=B′M2+DM2,
即t2﹣4t+13=( t2﹣2t+8)+( t2+t+1),解得:t1=﹣3+ ,t2=﹣3﹣ (舍去)。
∴t=﹣3+ 。
(Ⅲ)若∠B′DM=90°,则B′M2=B′D2+DM2,
即 t2﹣2t+8=(t2﹣4t+13)+( t2+t+1),此方程无解。
综上所述,当t= 或﹣3+ 时,△B′DM是直角三角形;
(3) 。
(2012黑龙江绥化8分)如图,点E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,且BE=BC,AB=3,BC=4,点P为直线EC上的一点,且PQ⊥BC于点Q,PR⊥BD于点R.
(1)如图1,当点P为线段EC中点时,易证:PR+PQ= (不需证明).
(2)如图2,当点P为线段EC上的任意一点(不 与点E、点C重合)时,其它条件不变,则(1)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?若成立,请给予证明;若不成立,请说明理由.
(3)如图3,当点P为线段E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,其它条件不变,则PR与PQ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?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.
【答案】解:(2)图2中结论PR+PQ= 仍成立。证明如下:
连接BP,过C点作CK⊥BD于点举闹K。
∵四边形ABCD为矩形,∴∠BCD=90°。
又∵CD=AB=3,BC=4,∴ 。
∵S△BCD= BC•CD= BD•CK,∴3×4=5CK,∴CK= 。
∵S△BCE= BE•CK,S△BEP= PR•BE,S△BCP= PQ•BC,且S△BCE=S△BEP+S△BCP,
∴ BE•CK= PR•BE+ PQ•BC。
又∵BE=BC,∴ CK= PR+ PQ。∴CK=PR+PQ。
又∵CK= ,∴PR+PQ= 。
(3)图3中的结论是PR-PQ= .
【考点】矩形的性质,三角形的面积,勾股定理。
【分析】(2)连接BP,过C点作CK⊥BD于点K.根据矩形的性质及勾股定悔猛理求出BD的长,根据三角形面积相等可求出CK的长,ZUI后通过等量代换即可证明。
(3)图3中的结论是PR-PQ=125 。
连接BP,S△BPE-S△BCP=S△BEC,S△BEC 是固定值,BE=BC 为两个底,PR,PQ 分别为高,从而PR-PQ= 。
(2012山东德州12分)如图所示,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,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(不与点A、点D重合)将正方形纸片折叠,使点B落在P处,点C落在G处,PG交DC于H,折痕为EF,连接BP、BH.
(1)求证:∠APB=∠BPH;
(2)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,△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?并证明你的结论;
(3)设AP为x,四边形EFGP的面积为S,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,试问S是否存在ZUI小值?若存在,求出这个ZUI小值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【答案】解:(1)如图1,∵PE=BE,∴∠EBP=∠EPB.
又∵∠EPH=∠EBC=90°,
∴∠EPH﹣∠EPB=∠EBC﹣∠EBP,即∠PBC=∠BPH。
又∵AD∥BC,∴∠APB=∠PBC。∴∠APB=∠BPH。
(2)△PHD的周长不变为定值8。证明如下:
如图2,过B作BQ⊥PH,垂足为Q。
由(1)知∠APB=∠BPH,
又∵∠A=∠BQP=90°,BP=BP,
∴△ABP≌△QBP(AAS)。∴AP=QP,AB=BQ。
又∵AB=BC,∴BC=BQ。
又∵∠C=∠BQH=90°,BH=BH,
∴△BCH≌△BQH(HL)。∴CH=QH。
∴△PHD的周长为:PD+DH+PH=AP+PD+DH+HC=AD+CD=8。
(3)如图3,过F作FM⊥AB,垂足为M,则FM=BC=AB。
又∵EF为折痕,∴EF⊥BP。
∴∠EFM+∠MEF=∠ABP+∠BEF=90°。∴∠EFM=∠ABP。
又∵∠A=∠EMF=90°,AB=ME,∴△EFM≌△BPA(ASA)。
∴EM=AP=x.
∴在Rt△APE中,(4﹣BE)2+x2=BE2,即 。
∴ 。
又∵四边形PEFG与四边形BEFC全等,
∴ 。
∵ ,∴当x=2时,S有ZUI小值6。
(2012广西玉林、防城港12分)如图,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O 中,矩形AOCD的顶点A的坐标是(0,4),现有两动点P、Q,点P从点O出发沿线段OC(不包括端点O,C)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,匀速向点C运动,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(不包括端点C,D)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D运动.点P,Q同时出发,同时停止,设运动时间为t秒,当t=2秒时PQ= .
(1)求点D的坐标,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;
(2)连接AQ并延长交 轴于点E,把AE沿AD翻折交CD延长线于点F,连接EF,则△A EF的面积S是否随t的变化而变化?若变化,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;若不变化,求出S的值.
(3)在(2)的条件下,t为何值时,四边形APQF是梯形?
【答案】解:(1)由题意可知,当t=2(秒)时,OP=4,CQ=2,
在Rt△PCQ中,由勾股定理得:PC= =4,
∴OC=OP+P C=4+4=8。[来源:Zxxk.Com]
又∵矩形AOCD,A(0,4),∴D(8,4)。
t的取值范围为:0<t<4。
(2)结论:△AEF的面积S不变化。
∵AOCD是矩形,∴AD∥OE,∴△AQD∽△EQC。
∴ ,即 ,解得CE= 。
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:DF=DQ=4-t,则CF=CD+DF=8-t。
S=S梯形AOCF+S△FCE-S△AOE= (OA+CF)•OC+ CF•CE- OA•OE
= [4+(8-t)]×8+ (8-t)• - ×4×(8+ )。
化简得:S=32为定值。
所以△AEF的面积S不变化,S=32。
(3)若四边形APQF是梯形,因为AP与CF不平行,所以只有PQ∥AF。
由PQ∥AF可得:△CPQ∽△DAF。
∴CP:AD=CQ:DF,即8-2t:8= t:4-t,化简得t2-12t+16=0,
解得:t1=6+2 ,t2= 。
由(1)可知,0<t<4,∴t1=6+2 不符合题意,舍去。
∴当t= 秒时,四边形APQF是梯形。:Z*xx*k.Com]
(2012江苏苏州9分)如图,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,将正方形ABCD
以1cm/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,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.在移动过程中,边AD始终与边FG重合,
连接CG,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,连接PD.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,矩形EFGH
的边FG、GH的长分别为4cm、3cm.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(s),线段GP的长为y(cm),其中
0≤x≤2.5.
⑴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,并求出y =3时相应x的值;
⑵记△DGP的面积为S1,△CDG的面积为S2.试说明S1-S2是常数;
⑶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,求线段PD的长.
【答案】解:(1)∵CG∥AP,∴∠CGD=∠PAG,则 。∴ 。
∵GF=4,CD=DA=1,AF=x,∴GD=3-x,AG=4-x。
∴ ,即 。∴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。
当y =3时, ,解得:x=2.5。
(2)∵ ,
∴ 为常数。
(3)延长PD交AC于点Q.
∵正方形ABCD中,AC为对角线,∴∠CAD=45°。
∵PQ⊥AC,∴∠ADQ=45°。
∴∠GDP=∠ADQ=45°。
∴△DG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,则GD=GP。
∴ ,化简得: ,解得: 。
∵0≤x≤2.5,∴ 。
在Rt△DGP中, 。
(2012四川自贡12分)如图所示,在菱形ABCD中,AB=4,∠BAD=120°,△AEF为正三角形,点E、F分别在菱形的边BC.CD上滑动,且E、F不与B.C.D重合.
(1)证明不论E、F在BC.CD上如何滑动,总有BE=CF;
(2)当点E、F在BC.CD上滑动时,分别探讨四边形AECF和△CE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?如果不变,求出这个定值;如果变化,求出ZUI大(或ZUI小)值.
【答案】解:(1)证明:如图,连接AC
∵四边形ABCD为菱形,∠BAD=120°,
∠BAE+∠EAC=60°,∠FAC+∠EAC=60°,
∴∠BAE=∠FAC。
∵∠BAD=120°,∴∠ABF=60°。
∴△ABC和△ACD为等边三角形。
∴∠ACF=60°,AC=AB。∴∠ABE=∠AFC。
∴在△ABE和△ACF中,∵∠BAE=∠FAC,AB=AC,∠ABE=∠AFC,
∴△ABE≌△ACF(ASA)。∴BE=CF。
(2)四边形AECF的面积不变,△CEF的面积发生变化。理由如下:
由(1)得△ABE≌△ACF,则S△ABE=S△ACF。
∴S四边形AECF=S△AEC+S△ACF=S△AEC+S△ABE=S△ABC,是定值。
作AH⊥BC于H点,则BH=2,
。
由“垂线段ZUI短”可知:当正三角形AEF的边AE与BC垂直时,边AEZUI短.
故△AEF的面积会随着AE的变化而变化,且当AEZUI短时,正三角形AEF的面积会ZUI小,
又S△CEF=S四边形AECF﹣S△AEF,则此时△CEF的面积就会ZUI大.
∴S△CEF=S四边形AECF﹣S△AEF 。
∴△CEF的面积的ZUI大值是 。
(2012湖南益阳12分)已知:如图1,在面积为3的正方形ABCD中,E、F分别是BC和CD边上的两点,AE⊥BF于点G,且BE=1.
(1)求证:△ABE≌△BCF;
(2)求出△ABE和△BCF重叠部分(即△BEG)的面积;
(3)现将△AB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△AB′E′(如图2),使点E落在CD边上的点E′处,问△ABE在旋转前后与△BCF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了变化?请说明理由.
【答案】(1)证明:∵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,∴∠ABE=∠BCF=90°,AB=BC。∴∠ABF+∠CBF=90°。
∵AE⊥BF,∴∠ABF+∠BAE=90°。∴∠BAE=∠CBF。
在△ABE和△BCF中,∵∠ABE=∠BCF,AB=BC,∠BAE=∠CBF,
∴△ABE≌△BCF(ASA)。
(2)解:∵正方形面积为3,∴AB= 。
在△BGE与△ABE中,∵∠GBE=∠BAE,∠EGB=∠EBA=90°,∴△BGE∽△ABE。
∴ 。
又∵BE=1,∴AE2=AB2+BE2=3+1=4。
∴ 。
(2012广东梅州11分)如图,矩形OABC中,A(6,0)、C(0,2)、D(0,3),射线l过点D且与x轴平行,点P、Q分别是l和x轴正半轴上动点,满足∠PQO=60°.
(1)①点B的坐标是;②∠CAO= 度;③当点Q与点A重合时,点P的坐标为 ;(直接写出答案)
(2)设OA的中心为N,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,是否存在点P,使△AMN为等腰三角形?若存在,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为m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(3)设点P的横坐标为x,△OPQ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,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.
【答案】解:(1)①(6,2)。 ②30。③(3,3)。
(2)存在。m=0或m=3﹣或m=2。
(3)当0≤x≤3时,
如图1,OI=x,IQ=PI•tan60°=3,OQ=OI+IQ=3+x;
由题意可知直线l∥BC∥OA,
可得,∴EF=(3+x),
此时重叠部分是梯形,其面积为:
当3<x≤5时,如图2,
当5<x≤9时,如图3,
当x>9时,如图4,
。
综上所述,S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:
。
(2012江苏连云港12分)已知梯形ABCD,AD∥BC,AB⊥BC,AD=1,AB=2,BC=3,
问题1:如图1,P为AB边上的一点,以PD,P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D,请问对角线PQ,DC的长能否相等,为什么?
问题2:如图2,若P为AB边上一点,以PD,P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D,请问对角线PQ的长是否存在ZUI小值?如果存在,请求出ZUI小值,如果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问题3:若P为AB边上任意一点,延长PD到E,使DE=PD,再以PE,P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E,请探究对角线PQ的长是否也存在ZUI小值?如果存在,请求出ZUI小值,如果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问题4:如图3,若P为DC边上任意一点,延长PA到E,使AE=nPA(n为常数),以PE、PB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BQE,请探究对角线PQ的长是否也存在ZUI小值?如果存在,请求出ZUI小值,如果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【答案】解:问题1:对角线PQ与DC不可能相等。理由如下:
∵四边形PCQD是平行四边形,若对角线PQ、DC相等,则四边形PCQD是矩形,
∴∠DPC=90°。
∵AD=1,AB=2,BC=3,∴DC=2。
设PB=x,则AP=2-x,
在Rt△DPC中,PD2+PC2=DC2,即x2+32+(2-x)2+12=8,化简得x2-2x+3=0,
∵△=(-2)2-4×1×3=-8<0,∴方程无解。
∴不存在PB=x,使∠DPC=90°。∴对角线PQ与DC不可能相等。
问题2:存在。理由如下:
如图2,在平行四边形PCQD中,设对角线PQ与DC相交于点G,
则G是DC的中点。
过点Q作QH⊥BC,交BC的延长线于H。
∵AD∥BC,∴∠ADC=∠DCH,即∠ADP+∠PDG=∠DCQ+∠QCH。
∵PD∥CQ,∴∠PDC=∠DCQ。∴∠ADP=∠QCH。
又∵PD=CQ,∴Rt△ADP≌Rt△HCQ(AAS)。∴AD=HC。
∵AD=1,BC=3,∴BH=4,
∴当PQ⊥AB时,PQ的长ZUI小,即为4。
问题3:存在。理由如下:
如图3,设PQ与DC相交于点G,
∵PE∥CQ,PD=DE,∴。
∴G是DC上一定点。
作QH⊥BC,交BC的延长线于H,
同理可证∠ADP=∠QCH,∴Rt△ADP∽Rt△HCQ。∴。
∵AD=1,∴CH=2。∴BH=BG+CH=3+2=5。
∴当PQ⊥AB时,PQ的长ZUI小,即为5。
问题4:如图3,设PQ与AB相交于点G,
∵PE∥BQ,AE=nPA,∴。
∴G是DC上一定点。
作QH∥PE,交CB的延长线于H,过点C作CK⊥CD,交QH的延长线于K。
∵AD∥BC,AB⊥BC,
∴∠D=∠QHC,∠DAP+∠PAG=∠QBH+∠QBG=90°
∠PAG=∠QBG,
∴∠QBH=∠PAD。∴△ADP∽△BHQ,∴,
∵AD=1,∴BH=n+1。∴CH=BH+BC=3+n+1=n+4。
过点D作DM⊥BC于M,则四边形ABND是矩形。
∴BM=AD=1,DM=AB=2。∴CM=BC-BM=3-1=2=DM。
∴∠DCM=45°。∴∠KCH=45°。
∴CK=CH•cos45°= (n+4),
∴当PQ⊥CD时,PQ的长ZUI小,ZUI小值为 (n+4)。
(2012宁夏区10分)在矩形ABCD中,AB=2,AD=3,P是BC上的任意一点(P与B、C不重合),过点P作AP⊥PE,垂足为P,PE交CD于点E.
(1)连接AE,当△APE与△ADE全等时,求BP的长;
(2)若设BP为x,CE为y,试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。当x取何值时,y的值ZUI大?ZUI大值是多少?
(3)若PE∥BD,试求出此时BP的长.
【答案】解:(1)∵△APE≌△ADE,∴AP=AD=3。
在Rt△ABP中,AB=2,∴BP=。
(2)∵AP⊥PE,∴Rt△ABP∽Rt△PCE。
∴ ,即。∴。
∵
∴当时,y的值ZUI大,ZUI大值是。
(2)设BP=x, 由(2)得。
∵PE∥BD,,∴△CPE∽△CBD。
∴, 即,
化简得。
解得或(不合题意,舍去)。
∴当BP= 时, PE∥BD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